医学院
实验中心环境
联系我们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嘉陵江西路425号

地 址:中国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嘉陵江西路425号 邮编:266555
05328-86704933

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简介

青岛滨海学院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正式成立于2013年6月,其前身是青岛滨海学院高级护理实训中心。2013年5月学校投入巨资在滨海学院西校区建成该座独立的五层实验教学大楼(聚德楼),建筑总面积约为3700平方米, 2013年7月顺利搬迁并投入使用。2016年在隆德楼扩增14个实验实训室,面积约2000平方米,2018年又在科技楼扩增2个实验室,面积约120平方米。现在实验室总面积约5820平方米。

586E9D

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以新大楼的启用为契机掀起了实验室建设的新高潮。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目前拥有实验室共35个,包括老年护理实训中心、基础医学实验室、临床护理实训室、母婴护理实训中心和社会服务拓展能力实训室共五大部分。其中有市校共建老年护理实训中心实验室6个(康复实训室2个、心理认知功能实训室、模拟实训室、健康教育室和憩息室);基础医学实验室8个(医学形态数字模拟实验室2个、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和病理标本室、生理药理实验室、生理机能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临床护理实训室12个(基础护理实训室4个、临床护理示教室、综合示教室、急救护理实训室、外科护理实训室、手术室、内科护理实训室、健康评估实训室和形体礼仪训练室);母婴护理实训中心6个(婴儿护理室2个、模拟分娩室、待产室、母婴温馨病房和综合示教室);社会服务拓展能力实训室3个(临床检验综合实验室、临床康复训练室和影像技术实训室)。

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能较好得满足各专业教学需要。从2011年成立护理专业以来,学校投入的资金近700多万元,用于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仪器设备的购置、补充和实验室的建设。该实验教学中心拥有仪器设备数量约800余台件,总价值700余万元。有垂直电泳仪、水平电泳仪、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PCR扩增仪、凝胶成像系统、紫外透射反射分析仪、台式空气恒温细菌摇床、超声波细胞粉碎仪、普通冰箱、超低温冰箱、普通显微镜、三目摄像生物显微镜(电脑型)、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旋涡混合器、磁力加热搅拌器、电热恒温培养箱、二氧化碳培养箱、电解质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电热恒温水浴箱、超声波清洗器、电热恒温干燥箱、美的微波炉、电子天平、万分电子天平、石蜡切片机、自动组织脱水机、包埋机、摊、烤片机、脱色摇床、高速冷冻离心机、低速离心机、多参数心电监护仪、除颤仪、麻醉机、全自动洗胃机、多功能护理床、心肺复苏仪、人体针灸穴位模型、ATP-II型针灸手法参数仪、多媒体按摩点穴电子人体模型、ZTC-II推拿手法参数测定系统、德迈超声波治疗仪、周林频谱治疗仪、购置了医学形态数字模拟系统(包括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组织学)、虚拟仿真仪器、3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虚拟操作资源(软件)、寄生虫数字模拟系统、微生物数字模拟系统、临床磁共振仿真实验仪、台式磁共振技术仿真实验仪、X射线CT仿真实验仪、数字X线成像技术仿真实验仪、磁共振仿真模型、CT仿真模型、数字用B超机等先进设备。还有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解剖学标本500余件。

目前医学教学中心主要承担我校护理本专科、助产本专科、康复、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等6个本专科专业的教学任务,主要承担《医用化学》、《生理学》、《系统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医学统计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健康评估》、《急救护理学》、以及康复、医学影像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我校学生的急救培训活动。

目前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初步建立了一只专业教学和技术水平过硬的实验教学队伍。实验教学人员实行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模式,以专职教师为主体。专职教师负责实验教材、实验教学大纲的编写和全部的实验教学。兼职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实验教学指导,由具有多年临床医学专业经验的教授和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临床带教老师承担,负责实验实训指导。目前实验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达到51%,有多年临床实践教学经验的老师占到近80%,硕士博士学位的占到总人数的69%。4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到76%,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质量优良、队伍稳定的实验教学队伍。

今后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将不断完善软件和硬件建设,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努力创建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体系科学,实验教材系统,实验设施完善,队伍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规范的实验教学中心,为培养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多元文化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