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备战教师讲课比赛,锤炼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025年10月30日星期四下午两点,医学院口腔教研室在A524智慧教室成功举办了一场高水平的“试讲大比武”活动。本次活动由口腔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参与,旨在以赛促练、以练促教,为即将到来的重要赛事进行内部选拔和实战演练。教研室多位骨干教师同台竞技,充分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学识与创新的教学风采。

本次试讲活动模拟正式比赛流程,内容丰富,覆盖了口腔医学从基础到临床的多个重要领域。各位教师均以“比赛状态”投入,呈现了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

李敏敏老师以一则贴近生活的临床案例为引,生动系统地讲解了急性牙髓炎,她围绕疾病定义、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层层深入,授课过程生动形象,极富感染力,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李老师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完美结合。

魏玉颍老师对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进行了条理清晰的阐述,内容详实,逻辑严谨,展现了其扎实的临床功底。石老师则为大家带来了口腔颌面部肌肉的精彩讲解,他着重剖析了各肌肉群与丰富面部表情的密切关系,将复杂的解剖知识讲得直观而有趣,有效化解了学生的学习难点。王老师讲的儿童口腔检查和治疗计划概述框架清晰,重点突出,体现了其在儿童口腔诊疗领域的系统思维与丰富经验。孙老师讲授的窝沟封闭,紧密联系儿童日常防护需求,语言通俗易懂,内容贴近生活,对开展儿童口腔公共卫生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苏老师从腮腺的结构与临床应用入手,深入阐述了该器官的解剖特点与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关键作用,强化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紧密联系。

在随后的点评环节,口腔医学专业负责人张泽兵教授及张惠利教授以“比赛评委”的视角,从评选标准的多维度进行了精准指导:

首先,在教学设计与吸引力上,张泽兵教授强调,比赛课程的开场必须“抓人”。他肯定了李老师的案例导入和孙老师的生活化切入,并指出这是比赛中赢得印象分的关键。他建议所有老师需精心打磨课前3分钟,形成强大的“开场冲击力”。
其次,在课程思政融合深度上,张泽兵教授指出,在高级别比赛中,思政元素的“高阶性”和“创新性”是重要得分点。他表扬李老师做到了“盐溶于水”,并鼓励大家探索更多元化的融合路径。
另外,在教学基本功与现场表现力上,张惠利教授对板书设计、语速节奏、教姿教态等细节提出了更高要求。她提醒,在比赛现场,工整、富有逻辑的板书是PPT的有效补充,能显著体现教师功底。同时,她特别强调了语速控制和与评委的眼神交流,建议教师们在讲台上要展现出充分的自信与亲和力。
最后,在案例运用与互动艺术上,张泽兵教授指出,比赛时间有限,案例必须“精悍、典型、有说服力”。他赞赏魏老师的案例紧密围绕教学重点,并建议其他老师在案例的选取和呈现上要更加精益求精,确保在短时间内能有效支撑起核心知识点。临床案例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他建议可增加典型病例的图片展示和阶段分析,而石老师在讲解肌肉时,可设计一些简单的互动,让学生现场做表情、触摸定位,从而提升课堂的参与感和趣味性。
教研室主任在总结中表示,本次“试讲大比武”不仅是一次常规的教研活动,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战略练兵。活动有效检验和提升了教师们的竞赛水平,为参加更高级别的教师讲课比赛发现了苗子、积累了经验、凝聚了力量。教研室将持续为教师们提供此类锻炼平台,并组织针对性强化培训,力争在未来的赛场上展现我院口腔教师的一流风采,致力打造一支教学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以优异成绩助推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